本报记者在采访。
百万亩樟子松基地。
在锡林郭勒大草原的东南部,坐落着一座以生态闻名的小城——多伦。盛夏7月,采访车刚刚驶入多伦境内,绿色就填满了记者一行的视野。这时的多伦虽然遭遇干旱,但依然是山花烂漫、林丰草茂,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一片绿色的海洋。广阔的青川碧野与蓝天白云交相呼应,形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曾是“悬在首都头顶的一盆沙”
如今,来多伦的游客络绎不绝,他们置身于天然氧吧,尽情享受着回归大自然带来的喜悦。但他们不曾想到,这样一个生态文明之城,曾经是黄沙肆虐、沙进人退的京津风沙源头。
多伦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王久玲是土生土长的多伦人,她介绍说:“历史上的多伦,曾经是一个水草丰美的古城。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受自然灾害和开荒、超载放牧等因素共同影响,地处浑善达克沙地南缘的多伦县风蚀、沙化面积达3365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87%,形成东西走向的3条大沙带,分布在县内中北部地区,有逐渐扩展相连的趋势,生态环境一度急剧恶化。”
那时的多伦,沙海围城,每当刮起沙尘暴时,遮天蔽日,天地变色。一位老者回忆,一场大沙暴过后,积下的沙子有房子那么高,地里艰难生长的庄稼苗更是遭殃,迎风坡上的土地甚至颗粒无收。当时,靠天吃饭的农民们流传着一句“种一坡,打一车,收一簸箕,煮一锅”的顺口溜,来描述那时的生产情况。迫于黄沙漫漫,生活渺茫,很多农民举家迁走。
县域面积87%都是黄沙,再不有所作为,沙漠会无情地吞噬一切。恶劣的生态环境,不仅直接威胁着当地民众的生产生活,而且会给京津冀地区的生态安全带来巨大隐患。
多伦县由于位于内蒙古高原,比北京海拔高出1000多米,最近直线距离距北京只有180多公里。所以,每当刮风的时候,沙尘从高处倾泻而下,用当地人的话来说,多伦就是“悬在首都头顶的一盆沙”。北方的生态安全,牵动了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的心。2000年5月12日,朱镕基北溯沙源考察多伦沙化情况,站在Ⅰ号沙带上,作出了“治沙止漠刻不容缓,绿色屏障势在必建”的重要指示。随后,国家紧急启动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大规模生态建设一任接着一任干
多伦县林业局防火办副主任左鸿飞介绍:“当时,县委、县政府下大决心,确定了‘生态固基’的发展战略,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的原则,同时坚持一手紧抓种树,一手严抓禁牧的方法,多措并举对沙化土地进行综合治理。”
在这场治沙的大潮中,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治沙英雄。多伦淖尔镇新民村的马云平就是一个咬定沙山不放松的治沙人。17年来,他坚守在自己承包的3800亩沙丘和沙带里,日日耕耘,辛勤栽培,硬是让昔日的沙海变成了绿洲,沙丘披上了绿装。
马云平说:“我们村子周围几乎被Ⅱ号沙带包围,沙子呈水波纹样,没有一丝绿色。每到刮风时,黄沙漫天,草场都被盖住了,也慢慢成了沙地。沙进人退,最后只能是退无可退。”看着自己世代生活的地方被黄沙一点点蚕食,马云平主动请缨,包下了村里3800多亩荒山,包括9个沙丘和6个小沙带。这在村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大家都十分不解,觉得老马算错了账。
生态账不是小账,它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账。
记者一行穿过用干牛粪垫起来的林间小路,来到了老马第一年治沙时的200亩沙丘上,放眼望去,我们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茂密的黄柳和柠条漫山遍野,几乎都有一人多高。山脚下密密地栽植着防风挡沙的杨树,已经十几米高。以前的移动沙丘,如今已被植物紧紧锁死,动弹不得。
老马的老伴儿告诉记者,当时固沙的材料都是就地取材,有的用石头,有的用麦秸,甚至用捡来的杨树杈。收集好材料后,用马车拉到山脚下,再用框子背上山。干旱缺水是最大的问题,他俩硬是背着水桶上山,用瓢一舀一舀地浇水。后来水背不上去,他们就在农闲时挖好树坑,等天下雨时,赶紧跑去栽树。
这些年,老马连续投入了几十万元治沙种树,但是当树苗贩子来高价收购他地里的树苗时,却只得到了一个“不”字。老马说:“我舍不得这些树,它们是我看着长大的。而且别看这沙窝子长了树和草,但是还是脆弱的。一旦为了钱把树拔了,再恢复可就更难了。”
在全县人民的坚持和努力下,经过17年建设,多伦的生态发生了质的转变。全县林地面积由2000年的54万亩增加到现在的293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51%;项目区林草植被覆盖度由2000年的不足30%提高到现在的85%以上;森林覆盖率由6.8%提高到37%。实现了由“沙中找绿”到“绿中找沙”的历史性巨变,绿色成为多伦的底色和名片。
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有40%来自林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0年,多伦县考虑到,不仅要让百姓参与到生态建设中来,还要让他们享受绿色和生态带来的经济效益。从2011年起,适时启动实施了以百万亩樟子松造林工程为主的林业生态建设工程。
工程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吸引了区内外30多家绿化企业、县内55个农民林业合作社参与工程建设,形成了国家、集体、企业、个人等多元化的投入格局。
多伦县林业局范局长介绍,通过利益机制驱动,充分调动起承包造林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从种苗、栽植、管护等各环节都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并自主推广使用多种林业高新技术措施及产品,有效提高了工程建设质量,使全县生态建设步入了良性健康发展轨道。
记者了解到,多伦县林业的发展,让更多的农牧民从农牧业生产转移到林业经营上来。2000年,全县农牧民年人均纯收入不足千元,现在已经增长到1万多元,而其中有40%来自林业。
多伦县大河口乡大河口村就是依托生态建设,转变种植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典范。百万亩樟子松造林工程刚刚启动,村支书郑玺文在村里就成立了绿多苗木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育苗栽树。
郑玺文说:“通过生态建设的第一阶段,村里普遍绿了,但是村民还是在靠天吃饭,没有解决贫困的问题。当初成立合作社的目的就是,一边买苗进行樟子松工程建设,一边依托林业搞村民自己的育苗基地,种树卖钱。樟子松非常适合多伦的生态环境和气候,在沙地生长也没问题。所以樟子松苗圃亩产高,经济效益好而且种起来省事,真可谓旱涝保收。目前已经出圃樟子松大苗1万多棵,平均1棵140元,参与种植的农户户均收益可达3万多元。”
2016年,多伦县被列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正处在生态建设提质增效阶段的多伦又一次看到了发展的机遇。单一的绿色植树还不够,还要全力打造城市园林景观带、环城25公里生态圈,构建形成“一带一圈”大绿色景观体系,为全域旅游提供更加良好的生态基础。(记者 张兆成 巴依斯古楞 帅政)(图片由本报记者 王晓博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