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党的十九大明确了新时代的新发展理念,就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战略,将引领我区经济实现新发展
●经济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我区需求端结构优化、效益提升具备有力支撑
●自治区以提高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为调整优化结构拓展了空间
●围绕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自治区深入推进对外开放战略,“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不断完善,后期将迎来更大发展空间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开放体制机制创新,大力振兴实体经济
付东梅 刘军
党的十九大确认了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规划了未来30年经济社会发展蓝图,就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战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做好8项重点工作,推动我国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2018年是我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第一年,需聚焦十九大新发展理念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经济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新发展理念将引领我区经济实现新发展
党的十九大明确了新时代新发展理念,就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战略,将引领我区经济实现新发展。
一是党的十九大明确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顺应国家要求和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的需要,我区应用基础研究、产学研融合等领域工作将进一步深入,有利于我区加快推动传统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形成以创新为引领的经济发展模式。二是国家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强调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为我区加快农牧业生产经营模式创新,推进农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村牧区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三是支持边疆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支持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为我区加快转型、加速赶超提供了机会,尤其是“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将为我区带来新的更大机遇。四是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提高我区要素资源配置效率,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效率变革提供了支撑。五是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加强全面开放,为我区深化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全方位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推动进出口成为经济增长重大支撑提供了动力支撑。尤其是加大西部开放力度、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等新思路的提出,更为我区对外开放取得突破性进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国家经济平稳向好将推动我区需求动力变革
近年来,国家经济运行总体呈现稳中趋好的态势。2018年,经济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我区需求端结构优化、效益提升具备有力支撑。投资方面,2018年作为“十三五”规划的第三年,投资加速,且资金将更多地投向精准扶贫、城镇化等方面,有利于改善我区投资结构,把“短板”补齐,为保证经济平稳增长创造条件。同时,我国正处于转型调整的关键期,顺应国家投资结构优化需求,以国家制造业梯度转移和产业承接为契机,我区将继续加大对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力度,有利于我区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提升投资效益,保持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此外,随着国家信息技术、分享经济等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以及中长期服务业发展规划等政策出台,我区服务业发展加快,将为投资增长提供新动力。消费方面,消费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国家加快推进重大消费工程,努力扩大住房、养老、旅游等消费,加快消费基础设施建设,这与我区的消费发展需求高度契合,随着消费结构升级步伐加快和城乡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我区消费规模面临更大的增长空间。同时,我区积极推进电子商务与商贸流通、休闲旅游、文化产业等领域的融合发展,加强城镇物流配送网点、农村牧区消费基础设施建设,一批本地化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交易平台相继涌现,便民连锁超市实现全覆盖,极大提升了商贸流通效率和居民消费便捷程度,将有效激发之前由于消费环境欠佳而不能释放的消费潜力,进一步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力,推动全区经济发展动力变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将带动我区供给质量效率提升
近年来,自治区以提高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为调整优化结构拓展了空间。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区供给体系质量效率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一是传统产业持续优化升级,支撑力将进一步巩固。以产业延伸化为抓手,倒逼低端产能转型升级,一批重大项目上马,不仅有效化解了过剩存量产能,更为先进产能腾出发展空间,必将辐射带动一批企业痛下决心转型升级,提升全区传统产业发展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为经济增长提供稳固支撑。二是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产业结构单一化风险降低。2017年,全区亿元以上投资项目中,除能源等少数传统支柱产业项目外,大多是高端装备、云计算和高新技术等新兴产业项目,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强、支撑作用大的新兴支柱产业项目落地见效。随着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我区产业结构单一化风险降低,经济提质增效后劲得到进一步增强。三是“三去一降一补”扎实推进将推动市场供需平衡。2018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是全区经济转型升级的主线。去产能方面将更加注重引导去产能与产业优化布局、转型升级相结合;降成本方面,将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费负担,清理和规范中介服务收费,继续扩大电力多边交易和大用户直供规模,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用能用地等成本;补短板方面将全面加大对减贫脱贫的支持力度,提高公共服务水平。随着“三去一降一补”工作的扎实推进,将有效缓解供需失衡矛盾,降低经济波动性和风险,推动全区经济可持续健康增长。四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将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我区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的云计算和大数据基地,在推动实体经济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方面具有良好的发展优势和实践基础。目前,自治区正在谋划建设乳业、能源、生物医药等特色产业大数据平台,深化数字化设计、柔性自动化生产线、智能物流系统等技术在实体经济中的应用,将进一步促进我区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智能技术的融合,在创新引领、现代供应链、共享经济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对外开放格局不断完善将拓展我区经济发展空间
围绕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自治区深入推进对外开放战略,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不断完善,后期将迎来更大发展空间。一是对外开放“软硬件”保障更加有力。“硬件”方面,曹妃甸港乌兰察布内陆港揭牌运营,我区及周边省份有了更新的出海口和多式联运现代物流业大通道。2017年前10月,我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超500亿元,同比增长33.6%,对外贸易发展势头正值强劲。“软件”方面,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借助国家平台向全球做了成功推介,内蒙古知名度和影响力明显提升;连续举办三届“中蒙俄智库国际论坛”,七届“‘一带一路’国际能源投资发展战略论坛”,人才、资源等多方面合作不断深入并将持续推进。二是区域协作不断深化。首条高铁开通运行,首条跨省动车运营通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东北振兴的步伐加快。京蒙对口合作帮扶对象在原乌兰察布市、赤峰市基础上新增通辽市、兴安盟,借力首都资金、项目、人才,助推自治区发展的渠道进一步拓宽。国务院出台措施,支持内蒙古主动对接东部省市,我区积极与山东省进行前期对接,并将逐步开展实质性合作,形成合作共赢新局面。
综上,内蒙古经济发展处在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今后,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我区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发力。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推进动力变革
一是强化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聚焦产业发展方向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广泛开展应用型科技研发,瞄准科技前沿抢先布局战略性技术,着力在资源能源高效利用、现代农牧业发展、新一代信息和生态环保等领域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掌握一批自主核心技术。积极推动开放创新,吸引跨国公司、知名研发机构和高校来我区设立研发中心,支持企业走出去利用区外创新资源。二是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推进一流科学工程和设施集群建设,加快推进高水平科研机构、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实验室、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高水平创新平台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户。构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三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及产业化衔接,加快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健全技术转移转化市场体系。四是聚力打造创新创业人才高地。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培养引进一线创新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提升供给体系质量效率
一是综合运用财政、金融、价格杠杆等多种手段,通过技术、质量、环保、安全、用地、能耗等标准的倒逼,着力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供需动态平衡。二是加快推动质量变革。推广实施优质服务承诺标识和管理制度,全面提升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加强内蒙古品牌建设,围绕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推动产业规模聚集向品牌聚集发展,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品牌,着力打造新兴产业集群,培育壮大战略新兴产业品牌。深化质量导向改革,引导企业增强质量、品牌和标准意识。三是加快推动效率变革。提高行业发展效率,加快发展先进制造、数字信息、商务服务等高生产率行业。引导金融、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支持健康养老、文化等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深化资源性产品、垄断行业等领域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放开竞争性业务和竞争性环节价格。推进电力、天然气等能源价格改革,扩大蒙西、蒙东电网电力市场交易电量,推动落实蒙东电网同网同价。
加大开放体制机制创新,提升对外开放层次水平
一是全面深化与俄罗斯和蒙古国的合作机制,加强基础设施规划、技术标准体系对接,加快建设呼伦贝尔中俄蒙合作先导区、满洲里综合保税区、鄂尔多斯综合保税区、二连浩特—扎门乌德跨境经济合作区。二是建立和完善投资便利化机制,放宽境外投资限制,简化境外投资管理程序。健全对外投资促进政策和服务体系,完善对外投资合作国别指南和产业指引。建立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复制推广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经验,对接国际贸易投资新规则,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三是加强区域合作,主动融入环渤海,全面对接京津冀和长江经济带,在保持特色产业合作规模基础上,全力挖掘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等领域合作潜力。深化鲁蒙合作,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层次,建立符合双方共同发展愿望的对口合作机制。
聚焦发展根基,大力振兴实体经济
一是加快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坚持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推进“智能化+”“标准化+”,建成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大产业基地,提升全区产业集聚区、高新区、各类开发区发展水平。大力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二是加大金融政策支持力度,疏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通道,发挥资本市场撬动作用,推动企业重组整合,努力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完善服务实体经济和产业创新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支持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三是继续深入推进企业降成本,进一步降低水电气、物流等可自主下调的“弹性”成本,适时降低企业缴纳的社保费率。四是保护企业家精神,稳定企业家信心,打造“清”“亲”新型政商环境,加强对各种所有制组织和自然人财产权保护,让企业家专注创业、安心创业。
(作者单位:内蒙古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