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温克族传统节日—“瑟宾”节
(柳 华)
鄂温克族是一个森林狩猎民族,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鄂温克人克服种种困难,征服大自然带来的各种灾难,勇敢而顽强地生存下来。他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许多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某些集会活动随着时间、内容和形式的逐渐固定化和程序化,就以节日的形流传到今天。“瑟宾”节就是其中之一。
鄂温克族历史上曾分别被称为“索伦”(索伦部落)、“通古斯”(通古斯部落)、“雅库特”(使鹿部落)等。1957年,根据本民族意愿,统一民族名称为鄂温克族。鄂温克族又是跨中国和俄罗斯的跨国界民族,据2010年的统计数据,我国鄂温克人口31720人,俄罗斯鄂温克人口约4万多人。鄂温克族世代居住在中国东北额尔古纳河以东、嫩江以西一带的广大森林和呼伦贝尔大草原以及河谷地区,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黑龙江省讷河市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犁、塔城等地,具有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多与蒙古族、汉族、达斡尔族、鄂伦春等民族交错杂居。鄂温克族分布的地区自然条件各不相同,但总的来说,千里牧场、万顷森林是其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特征。从事的经济类型主要是畜牧业、半农半牧、农业和狩猎业,并逐渐形成了鄂温克族独特的森林特色、草原特色和农耕特色。
鄂温克族最大的聚居区是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这里地处大兴安岭的西北麓,有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有茂密的森林和猎场,也有肥沃的耕地。这里出产各种珍贵药材如防风、玉竹、列当、黄芩、芍药、沙参蕨菜黄花菜、山丹甘草等,有世界稀有的贵重木材——樟子松,闻名中外的白蘑菇,鹿、犴、猞猁、飞龙、乌鸡等奇禽异兽出没林间,大量煤、铁、金、铜和水晶、花岗石、大理石等矿产资源蕴藏在地下。
古代鄂温克人生活在深山密林中,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他们常在夜间以氏族为单位集会,燃起熊熊的篝火,边歌边舞开展庆祝活动。这种以“篝火舞”(也叫圈舞)为主要表现形式的集会活动逐渐演变为“瑟宾节”。“瑟宾”,鄂温克语,欢乐祥和、和谐吉祥的意思。据考证,古时候的鄂温克人每逢“瑟宾”节时,部落里的男女老少都会参加。猎人们在落叶松的间隙里点燃篝火,由部落首领主持,首先按照图腾崇拜的观念,祭祀“白那查”山神,祈求山神保佑猎户平平安安,多捕获猎物,并感谢山神赐给猎人猎物。接着为“大森林的主人”——猎获的熊,举行隆重的风葬仪式,以示崇敬之情。他们用在树丛中采集到的鲜花制成花环给熊带上,用白桦树皮制成的梳子为它梳理毛发,用兽皮制作的各种精美装饰品把它装扮一番。猎人们还会挑选一些熊喜欢食用的鲜美兽肉放在石块上,恭恭敬敬地奉献给它。猎获熊的鄂温克猎人们成群结队地跳着舞,去寻找一棵长得均匀、挺拔的理想树,然后将熊的颅骨盖挂在树枝上,让人们能够经常看到它,回想起那些唱歌、跳舞的欢乐情景,激起猎人对这位“大森林的主人”的崇敬心情,同时也是在祈求和原谅猎人的捕猎“罪过”。
然后猎人们重新回到篝火旁,与大家一起继续载歌载舞。欢舞者充满激情和富有节奏、韵律的呼号声以及老人和孩子们的呼应声融合在一起,抑扬顿挫,此起彼伏,形成一片激昂快乐、和谐欢畅的热闹景象。入夜后,部落长老召集族人们,按照长幼尊卑,依次坐下来共享丰盛的晚宴。大家一同吃着石盘上鲜美的熊肉,一边喝着鲜美的熊汤。老人们会将自己的狩猎经验讲给大家听,年轻人则认真聆听学习,满怀喜悦的心情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由此可见,“瑟宾节”这一传统节日起源于鄂温克族古老的图腾崇拜祭祀仪式。鄂温克族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之一,只有自己的民族语言,没有文字,因而很多民俗、家族谱系等民族文化只能通过口耳相传的形式,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可以说,形态原始古朴、独具特色的鄂温克族“瑟宾节”已有近千年历史的民族风俗,是以鄂温克族社会群体集体传承的形态延续下来的。“瑟宾节”是鄂温克人历史文化发展进程的活态见证。
鄂温克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频繁迁徙,活动范围广,形成了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特点。各个小的部落、群体生活区域非常分散,路途遥远,往来不便,相互间交流沟通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有些事物得不到及时的补充和完善,还没有传播开就渐渐消失了。例如“瑟宾”节这个古老而传统的节日很长一段时间内就在鄂温克人中失传。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变革,文明的进步,中国鄂温克人在与各兄弟民族的交往中,亦不断汲取新的先进文化,接收了其他民族的一些共同节日,如“春节”(阿涅)节,“清明”节(旱奇),“端午”节等。与此同时,不同部落的鄂温克人也传承下来一些自己的节日,如“祭敖包”,牧民庆丰收的“伊木纳节”、“米阔鲁”节, “定居”节等等。
解放后,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鄂温克族人民和其他各民族一样翻身得解放。随着鄂温克族称谓的恢复和鄂温克族自治旗的成立,在鄂温克族聚居区先后成立了一些鄂温克族民族乡,如呼伦贝尔境内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杜拉尔鄂温克民族乡、巴彦鄂温克民族乡;阿荣旗查巴奇鄂温克民族乡、得力其尔鄂温克民族乡、音河达斡尔鄂温克民族乡;扎兰屯萨马街鄂温克民族乡;陈巴尔虎旗鄂温克苏木,以及黑龙江省兴旺鄂温克民族乡等。这些民族乡的成立,为鄂温克族行使民族自治权利,实现民族自我管理,促进民族经济发展,传承和发扬鄂温克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注入了强劲的推动力量。
1984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族研究会正式成立,开启了鄂温克族民族历史文化研究的新篇章。研究会积极开展各项社会活动,架起了各地的鄂温克人交流和流通的桥梁,进一步密切了相互间的联系,增进了本民族的团结和友谊。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鄂温克族古老而传统的民族文化,根据鄂温克族干部群众拥有本民族节日的要求和愿望, 1993年1月6日,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族研究会下发文件《关于征求选定鄂温克民族节日的通知》(内鄂研字【1993】2号),广泛征求对鄂温克族节日名称和节日时间的意见。研究会深入到各地鄂温克群众中间,通过走访座谈等,搜集了很多意见和方案。这期间,黑龙江省鄂温克族研究会及一些相关组织和部门也积极参与了讨论。
1993年11月,在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族研究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上,与会人员经过讨论一致通过将“瑟宾”作为鄂温克民族的节日称呼。大家认为,“瑟宾”寓意“欢乐祥和”,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内容也很好,各部分的鄂温克人都能接受,可以作为中国鄂温克人的民族节日。考虑到鄂温克族三个部分代表共同商定恢复鄂温克族族称是在1957年的6月份,且这个季节气候宜人,草木丛生,牲畜繁旺,便于进行庆祝活动。因此,大会决定每年6月18日为鄂温克族节日时间,暂定“彩虹”歌为鄂温克族节日歌。并号召鄂温克族聚居的旗市(区)、民族乡(苏木、民族村、嘎查)的干部和群众广泛开展节日欢庆活动。
根据鄂温克族自治旗人民政府[1994]24号《关于确立鄂温克民族节日“瑟宾”节的建议》,鄂温克族自治旗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1994年6月6日下发了鄂常发(1994)14号《关于庆祝鄂温克民族节日“瑟宾节”的建议》的批复,正式确定每年的6月18日为鄂温克民族节日—“瑟宾节”。
鄂温克族 “瑟宾节”失传多年后,重新被确立,不仅仅是历史文化的恢复与延续,更是现实发展的需要。“瑟宾节”的确立,为继承和发扬鄂温克族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鄂温克民族今后的节庆活动拉开了崭新的序幕。
1994年6月18日,是鄂温克族传统节日--“瑟宾节”恢复后的第一个庆祝日,鄂温克族自治旗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当天,在鄂温克旗风景秀丽的巴彦胡硕敖包山上,彩旗飘扬,人欢马鸣,呼伦贝尔境内各鄂温克民族乡的鄂温克人、各旗市鄂温克族研究会的代表以及有关领导和友人共同参加了庆祝活动。一大早,草原上的牧民们就从四面八方赶到了活动现场,有的骑着骏马,有的开着拖拉机,有的骑着摩托车。不论男女老幼,大家都身着节日盛装,满怀喜悦的心情,共同欢庆鄂温克民族自己的节日——“瑟宾”节。庆祝活动中,鄂温克旗鄂温克族研究会组织的民间表演队表演了鄂温克族的“彩虹”舞、“努日给勒”舞、“乌日切”舞等传统舞蹈,随后进行的“抢枢”、“抢银碗”、赛马、摔跤、搬棍、劲力等传统体育比赛更为当天的庆祝活动添色不少。入夜,人们燃起熊熊的篝火,迈着优美欢快的舞步,体验着古老而原始的鄂温克民族文化风情,沉醉在民族传统节日的欢乐中。
与此同时,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境内的8个民族乡、旗市鄂温克族研究会、黑龙江省鄂温克族研究会、兴旺鄂温克族民族乡、新疆塔城等地也纷纷举行了庆祝活动。随着影响力的不断扩大,“瑟宾节”庆祝活动也从单位和群体活动逐渐深入到家庭当中,成为鄂温克族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喜事。每当“瑟宾节”到来时,没有去现场参加集体庆祝活动的人们,也会在自己家中进行节日庆祝活动。
2001年3月,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鄂温克族这一传统民族节日,大力弘扬鄂温克族的民族文化,提高鄂温克族的知名度。经由鄂温克族自治旗鄂温克族研究会研究,会长哈森其其格在旗委扩大会议上提议:今后的鄂温克旗“瑟宾节”由旗委和政府主办,由鄂温克族研究会协办(以往是由鄂温克族研究会主办),并将“瑟宾节”确定为全旗各民族人民共同庆祝的全旗性重大节日。这一提议获得旗委和政府的通过。
2001年6月18日,首次由鄂温克族自治旗人民政府主办的“瑟宾节”庆祝活动隆重举行。庆祝大会上,独具民族特色的入场仪式、对抗激烈的鄂温克族传统体育项目“抢枢”比赛、精彩的鄂温克族马上竞技“抢银碗”表演、源自牧民生活的米日杆车比赛等内容,无不吸引着人们好奇和关注的目光。奶牛选美也成为这届“瑟宾节”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展示自治旗畜牧业发展成就的同时,更带动了牧民转变观念发展现代畜牧业的热情。
今天,鄂温克族的“瑟宾节”庆祝活动,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影响力越来越大,极大地提升了鄂温克族的知名度。她在促进鄂温克旗经济和社会发展,提高鄂温克人精神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鄂温克族自治旗旗委、旗政府在保护和传承鄂温克历史文化的基础上,以“瑟宾节”节庆活动为载体,大力发展旅游业。吸引了众多的区内外乃至国外的游客慕名而来,观看“瑟宾节”表演,参与庆祝活动,体验浓郁的鄂温克民族风情和灿烂的历史文化。
“瑟宾节”,这一鄂温克族的传统节日,在新的时代正愈加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