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的衣食住行,有些很具代表性的物件,了解了它们,也就了解了蒙古族人的生活。蒙古包是这样,勒勒车是这样,酸马奶是这样,蒙古袍也是这样。
在“人猿相揖别”的“小儿时节”,人类的衣服其实是差不多的。那时人们穴居野处,过着原始公社式的生活,打着了野兽,把肉烧得吃了,皮就披在身上,左右两边一掩,腰间胡乱用草绳或藤条扎上,这就是衣。
试看上古人物的太昊伏羲氏,就是这付打扮。其实早期的民族,衣着大概都是差不多的。《说文解字》的衣,就是这种装束的象形:“衣”。
《段玉裁注》:“人所倚以蔽体也”。徐灏《段注笺》:“上为曲领,左右象袂(衣袖),中象交衽。”,就是对衣字的绝妙诠释。书上的 衣字还是左衽的,说明当时的人类很可能就是这样的。那时候的衣服就是蔽体御寒,观念的成分很少。不像到了后来,这两片向左掩或右掩,成为中原和北狄的分界线。《论语》中讲到孔子与他的弟子讨论对管仲的评价问题。子路、子贡认为管仲起先侍奉公子纠,公子纠被齐桓公杀死,他又反过来侍奉齐桓公,是不忠不义之臣。孔子却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没有管仲,我就成了披发左衽的胡人了),把左右衽看成胡汉的标志,“胡”无疑是异类,亡国沦为异类,比易主求荣的事更大,这就是孔老夫子的观念。
其实左衽的设置,完全是马背民族的生活习惯使然。古代的所谓胡人(今天的马背民族依然)骑马的时候,以左手执缰(扯手),右手小指钩鞭绳,探过左侧解扣比较顺当。所以一直穿左大襟、左面缀扣的袍服,这就是“左衽”。那时候的民族关系不像现在这样,汉人也打胡人,胡人也到中原抢掠。中原人看见穿左衽的骑兵就跑,久而久之就对“左衽”产生了一种鄙视和仇恨的心理,“左衽是夷狄之服”(《幼学琼林》),形成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以致忽必烈入主中原,也不得不从众从俗,从法律上规定:“百官公服:公服制以罗、大袖、盘领,俱右衽。(《元史·舆服志》)”。其实左右衽本身,只是一个生活习惯问题,远没有人们认为的那么严重。这个问题,古代人就有过争论,北齐的王紘就说:“五帝异议,三王殊制,掩衣左右,何足是非。”实际上这种看法还是比较公允的。
丝织长袍
还是回到袍服本身,袍的产生,绝对跟北方的严酷气候和游牧民族的马背生涯息息相关。我小的时候,冬天到井上担水,是个发愁的营生。井口被冻得很小,只容水斗出入。井台比平时高出二三尺,全是又滑又亮的厚冰。担着水桶上下,必须格外小心。打出一斗水来,堂堂直冒热气,刚刚把两桶水打满,发现桶底已跟冰冻在了一起。来回用劲一摇水桶,水点子溅到鞋上,鞋就立马变成一个冰壳。上世纪七十年代和阿云嘎到牧区大寨乌审召下乡,那时候没有小车,公社常备四匹骑马,就是给我们这类下乡干部用的。我们记者下乡有劳保皮袄,自己也有皮帽子和家做的棉鞋。我们和宝日勒岱、韩·朝格拉一行四人,骑马从公社戗风往宝日勒岱的家乡布尔都走。好家伙,一出来西北风像刀子似的,剺得脸蛋生疼,还往脖子里钻,腰也颠得疼痛难忍,浑身竟冷得打起颤来。宝日勒岱看见我“呛不住”,赶紧回去借了一套蒙古袍和风雪帽,肚子上还宽宽的裹了一条布腰带,这样立马就不冷了,我第一次体会到“胡服”的厉害。
额济纳土尔扈特蒙古袍
各地的蒙古袍虽然呈现一些差异,但共同的特点是立领而高,袖窄而长,多接有马蹄袖,大襟而右衽,下面有底襟,腰间系有宽带。裉里宽松,下摆肥大。下身穿合绔、登皮靴。整体上给人的感觉是肥大宽松而有极富封闭性,大气而充满活力,是一种充满草原生活气息的服饰。穿着这样的服饰出现在草原上,无论他们在干什么,你都觉得跟蓝天白云、牛马驼羊是多么相称,他们就是真正的天之骄子。蒙古袍的这种形制,可以说从宏观到微观,无不体现着与生活和环境的高度契合性。它款式肥大的原因,就是为了多盖住一些,于气候来说,在高纬严寒的地区环境可以很好保温。于生活来说,可以白天穿,黑夜盖,天阴下雨毛朝外。正如一本书里说的,蒙古袍“袖子是枕头,底襟是褥子,大襟是簸箕,后裾是斗篷,怀里是口袋,马蹄袖是手套。”过去游牧民族,居无定所,家无长物,当被子盖并不是夸张之词。《绥远通志稿》就说:“昼为常服,夜则为寝衣。”尤其是那种为了暖和,用七八张老羊皮制作,非常肥大的老羊皮袍,晚上当被子盖一点问题都没有。在上蒙古地区,下雨的时候,皮袍翻穿的确可以顶雨衣。于生产、狩猎和战争来说,它利于骑射,利于放牧,利于围猎。因为这些事情都是在马背上完成的,而蒙古袍又非常适合骑马,或者说为了骑马才发明的。
袖长过膝
蒙古袍都是有大襟的,大襟拉过来,苫住了整个前半身。下面还有底襟,底襟跟大襟有相当部分是重合的,等于多穿了一件背心。 袍子下面不开气口或气口很小。下摆不是那种上下直筒式的,要加进五个楔子,这样就撑成了大喇叭状 ,骗腿上马比较容易。上马以后,前面能苫住腿脚,后面能盖住屁股。牧民大部分时间在野外劳作,如果过于紧身,出入迈不开步,套马裉里牵制,剪毛蹲不下身。遇个烈性牲畜不小心飞起一蹄,就会直接踢到你的肉上。如果窄如旗袍而不开衩,不仅上不了马,走路连步也迈不开。 蒙古袍封闭性能好的原因,就是为了使自己成为“套中人”。 免受严寒风沙的袭击,也避免了虫叮蛇咬之苦。
当然衣袍肥大,也有不方便之处。比如上马不利,骑在马上风容易把袍子张开,甚至倒灌进来。于是人们就想办法,当初的袍子腰带下面不缀扣子(现在喀尔喀还是这样),或者开了衩子,把袍襟一撩,就能认镫上马。另外还有一种襻腿儿,肚带似的一小条,有钱人还在上面嵌有银片珊瑚。上马以后,用它把下摆和小腿紧紧绑在一起。再加上草原帽的后片很长,探过脖颈搭到肩膀上面,脚上又穿着高靿皮靴。男袍尽管不长,也足够把皮靴苫住。这样一来,整个人体就被包裹在衣服之中。妇女的袍子更长,一般要齐踝骨。大草原有时无遮无拦,净手很不方便。袍子长肥,往下一蹲就变成围墙,把人的视线和寒冷统统挡在外面。
腰带是跟袍服配套的孪生兄弟。要暖一根带,汉族农民也很清楚,秋凉时分下地,棉袄上扎一条带子,哪怕是麻绳草绳,也觉得肚里很暖和。蒙古族人的腰带二三丈长,当然更能起到这种作用。尤其骑马特别是那种颠马的时候,跑开能把你的五脏六腑给颠出来。这时候要有一条腰带拦腰紧紧缠上几圈,便能护腰暖腹,保持身材正直健康。
王者之刀镰
腰带的作用远不止这些,春秋间干活,比如剪羊毛擀毡子,穿袍子干得热了,脱了有点凉,就把袖子退出来,让它在腰间搭拉下来。下摆也撩起来,掖在腰带上,干起活来照样方便。蒙古袍又大又长,穿在身上不贴,显得拖拉稀松,如果腰间扎上腰带,人立马就神气起来,它又跟袍子、帽子、靴子形成一种颜色上的对比,看去充满草原气息和生活韵味。腰带的秘密,更在于能把袍子隔成两个世界,上面出现一个大口袋,烟酒茶糖都可以往进塞。下面变成一条挂带,火鎌火绒火石、鼻烟壶鼻烟壶袋、银碗银碗袋、烟袋烟袋套烟口袋(有的可以插在靴筒里)都可以统统挂在上面。古代还挂着磨石、解锥等等,称之为“蹀躞带”。游牧人的生活,永远是一种悖论,一方面要求家中无长物,任何有碍游牧的东西都要统统去掉;另一方面,又要求把尽可能要用的东西都带在身上,以备不时之需。我曾跟着牧民打过秋草。届时全家出动,中午也不回来。他们打草用长长的钐镰,不用弯腰。偏午的时候,大大小小的草垛平地而起,成了孩子们玩耍的好地方。大人走进草垛,用肩膀三扛两抗,袍子脱下来搭上去,就成了草篷。手把肉从怀里拿出来(当然裹着塑料皮),还是热乎的,炒米口袋和奶酪也都摆了出来。有人捡来干牛粪,有人从河边打来一壶水,羊工也把羊群赶了过来,于是熬奶茶的奶也有了。
一会儿奶茶飘香,每个人拿出自己的银碗,连羊工也有一个,美美地吃喝一顿,小憩片刻,羊群走了,人们又开始打草。傍晚人们骑马一走,这里除了几垛待干的草垛,什么也没有留下,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过。
据中国现代服饰研究的奠基人沈从文先生考证:“山西长子县和河北易县出土有木俑、青铜烛奴,着上下通裁通缝、两侧开衩很高的长衣,这跟深衣剪裁制度全然不同,它自成体系,应是后世沿用数千年不废‘袍’服的前身。”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袍服产生在中原,其实这是两个概念。中原的袍服,都是宽衣博带,是士大夫坐而论道和帝王将相冠冕之服的产物,一不能打仗,二不能生产。它跟游牧民族的袍服完全是两回事,要不赵武灵王为什么还要来个胡服骑射呢? “服与袍皆为在职官员上朝受事,或典祭礼仪,或宾客公事时穿用,秦以前称为服,秦以后常称为袍。”(黄辉《中国历代服式》),它跟游牧民族的袍服,在形制和性质上是完全不同的。
现在,我们内蒙古跟世界各地的蒙古族,穿的基本上都是这种上下通裁通缝的袍服。深衣实际上也是一种袍服,但它的上衣、下裳是分开裁剪以后、又缝接在一起的,中原古代也有,说道特别多(详见《周礼》),跟我们蒙古族地区的这类衣服,又是两股道上跑的车,不能相提并论。蒙古族类似“深衣”的这种款式,大约分为两种,一种是袍服,一种是乌吉即长坎肩,但不是科尔沁的那种大襟长坎肩,也不是鄂尔多斯那种四开衩长坎肩。
袍服多半是已婚妇女穿的,主要有喀尔喀、巴尔虎、布里亚特、明嘎德和西蒙古卫拉特的一些部族。虽然用一色布料,但腰部要断开横裁,下摆打出褶子以后再弥接上去,一般上面还有一些装饰,以便掩饰起来。各个部族的情况不尽相同,五花八门。额济纳土尔扈特的妇人袍也属于这类。与它们配套的长坎肩,通常也是这种形制。看上去好像两件套衣服,实际上就是一个长坎肩。给我的印象,大概原来的林中百姓,大多保持了这种古风。
这种服饰给人以上紧下松、飘逸多姿的感观。袍服还有一种形制,就是辫线袍。现代女性腰间不扎腰带,加一条宽的松紧就可以达到束腰的目的。现在我们发现的蒙古汗国时期和元代的辫线袍,或左衽或右衽,腰部都有一条辫线宽带,有的宽达20多厘米,个别下面还有流苏。书上注明是用金丝线正反搓成压上去的,工艺当与今天的压条差不多。只是有的书上说裁剪如同深衣,我觉得尚可商榷。就我看到的辫线袍,一款好像女式,左衽,下摆细褶如裙,可能是做出褶子后另外弥接上去的。可能是深衣形制。
另外的一款多为男式,右衽,下摆是用我上面说的楔子撑大的,可能不用弥接,直接裁下来就行。如此说来,辫线袍的裁法,可能融合了前两种的方法。所以不论从哪方面来说,蒙古袍都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郭雨桥)
蒙古族服饰是内蒙古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2004年,蒙古族服饰被列入国家民族民间保护工程试点项目,2008年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009年4月,由内蒙古各级政府牵头,开展蒙古族服饰的抢救保护工程。2014年被列入国家民族民间保护试点项目。由内蒙古标准化院研制的《蒙古族服饰》地方标准包含了内蒙古地区28个蒙古族部落服饰的特征和传统款式,成为我国第一个民族服饰地方标准。28个蒙古族部落服饰原件现珍藏于内蒙古博物院。
为了擦亮这张“名片”,内蒙古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内蒙古博物院、北方新报社、伊利集团联袂举办的“我和我的蒙古袍”活动。活动开始以来,广大网友热情参与。目前,第一、二期活动已经圆满结束,第三期活动即将开始。有兴趣的小伙伴快来报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