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所结交的人。
不管你现在到了什么年龄,居住在哪个城市,有一份怎样的工作,你身边经常接触的人一定会被分成这样两类:
一类是每次见面或聊天都是“老样子”的那类人,那神情里似乎没有什么关于未来的惊喜;而你身边的另一类人,是每次见面都有新鲜事分享的人。
我把第一种人称为消极型朋友,第二种人称为积极型朋友。
如果你不相信我的这番论断,大可以打开聊天工具,群发一条信息“你最近在做什么?”我敢说,有相当一部分人会这样回答你,“我能干什么,还是那样呗”,而有一部分人,会这样告诉你:“我最近在读xx的书!”“我这个月报了个学习班,想利用一下下班后的时间。”“我锻炼身体呢,刚跑完了五公里。”
如果你选择和第一类朋友聊下去,你们聊天的内容大致会包括:“无法上涨的工资”“买不起的房子”“永远在反对着自己的父母”,偶尔他/她会说到“我的女/男朋友实在不理解我”,或者“我明明努力,为何生活依旧没有半点起色!”你大概会附和着,继而想到自己悲剧的人生,也有着几分相似的不容易。
如果你选择和第二种朋友聊下去,你大概会发现他的生活仿若是一出传奇,明明是每个人都公平享用着一天的24小时,他却有时间用来跑步、读书、看电影。
当你们结束这番话的同时,你也大概会在心里激起这样的想法:“要不然今天下班去那个新开的健身房跑步吧!”“要不要买一本他介绍的书?”如果你真的开始了什么实际的行动,那么恭喜你,你成功地吸收了一个积极型朋友所带来的正能量。
处于一个“消极”环境和“积极”环境,对于一个人身心发展会有巨大的区别。
我曾经有过一段比较颓废的日子,不知道人生的目标在哪里,心里明明知道“应该去努力”,却不知道要从什么事情上开始。
而我们这些充满了消极力量的人,像是在共同经历着可怕的传染病,无法抗拒又无时无刻地,互相残害着彼此的希望。
我后来偶然认识了一个姑娘,每次见面,她总是会带来一些不可思议的新鲜事,比如:“我上周去蹦极了!”“你知不知道《The Bucket List》这部电影?我最近也在做bucket list!”“我找到一份在面包房的工作,很辛苦但是结识了很多有趣的朋友哦!”“我发现了一本好书,你要不要看?”
客观来讲,她的生活绝不富裕,可我觉得她的生活充满意义,比我的日子富庶了不只一点点。
她教会我用一种更开阔的视野去面对人生,让我意识到,人生有那么多的事情可以做,鸡毛蒜皮并不足以成为我的全世界。
如果抽出这两段时光,你会看到我迥然不同的样子。前一段时光里的我,一副萎靡不振、万念俱灰的模样;后一段时光里的我,虽然还在承受着一样的痛苦,可是却总觉得什么都充满着希望。
我从不会怀疑一个人的进步与所处的周围环境的关联,我无法想象,如果不受着周围这些正能量的牵引,我到底会变成怎样一个人。
人进步的最好方法,就是去接近那些充满正能量的人。而更好的事情,就是成为这样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去改变和吸引更多需要这种力量的人。
我愿你成为这样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