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址是2010年在配合集(宁)—通(辽)铁路复线工程建设过程中调查发现,并进行了考古试掘工作,2014年进行了考古发掘。2015年7月至11月,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乌兰察布市博物馆、化德县文物管理所再次联合组成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700 平方米。
遗迹有房址9 座,灰沟1 条,墓葬1座。房屋为圆形半地穴式,房址中部有一突起的地面圆形灶,未发现门道,柱洞痕迹不明显,房址墙壁为黄砂土,损毁较严重,保存较差,部分房屋只保存有居住面。居住面为灰褐色砂土,地面粗糙,没有任何加工痕迹。房屋依坡势分布,大小不一,直径在280~400厘米之间。F4 为圆形半地穴式,直径370、残存深度为90厘米,房址中部有一突起的地面圆形灶,直径72 厘米,房址墙壁较为粗糙,墙壁四周每隔60厘米左右有一个柱洞。灰沟位于发掘区的西南部,东南至西北走向。沟的南侧坡面为自然坡面,略呈慢坡状,沟的北侧坡面较为陡直,可能经过粗糙的修理。沟口宽350~400、沟底宽150~200、沟深240 厘米。墓葬开口于F1 居住面下,形制为竖穴土坑墓,葬式为屈肢蹲坐式,人骨保存完好,无葬具和随葬品。
裕民遗址出土遗物数量相对较少,共出土器物1500 余件,其中大部分为石器,较少量的陶器、骨器。此外,还出土了较多残碎的兽骨。石器原料以灰黑色泥岩(角页岩)占绝大多数,砂岩次之,还有少量的燧石、石英石、花岗岩等。石磨盘、石磨棒、磨石,均为砂岩磨制。其它石制品均为打制和琢制,并为双面加工。器形有半圆形石铲、片状砍砸器、矛形器、三角状石锥、刮削器、石片状器、石叶、石核、石球等。此外,还出土有较多的石器废片。陶器,出土可复原器型极少,多为较小的陶片。主要为夹砂黄褐陶、夹砂黑褐陶,质地疏松,火候低。陶器制法为泥片贴筑法。器型简单,出土有圜底筒形罐、尖圜底釜、片状器、敞口罐等。圜底筒形罐,为夹砂黄褐陶,质地疏松。釜为质地疏松,纹饰为麻布纹。片状器为椭圆形或圆角方形,素面,部分底面有草编纹。骨器,出土有骨锥、骨刀、骨镰等。另外,出土了较多残碎的兽骨。
通过对裕民遗址进行的发掘工作,对其文化的时代和内涵有以下初步认识:
裕民遗址坐落于丘陵山地,海拔高度1465 米。丘陵山地间有川、滩、谷地貌的小平原,其高度落差约60~70米。该聚落居民生活在地势较高区域。房址遗迹开口于灰黑色土下,此地层土为黑垆土,其形成于全新世最温暖时期,也是高湖面时期。说明裕民遗址的原始文化人群,生活在本地区全新世最温暖时期的初期阶段。各地在进入该时期的时间段上亦有差异,综合岱海、黄旗海、科尔沁沙地、毛乌素沙地等地区的环境研究成果, 推断该遗址的使用年代不会晚于距今8000年左右。经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科技考古实验室C14测定,墓葬人骨距今8400年左右,文化层出土兽骨距今8200~7800 年。
该遗址整体属于小型村落遗址,其房址为圆形,依遗址环境坡状分布,未发现有灰坑,说明当时的生活资料还不丰富。发现的生产工具均为打制石器,石制品加工的打制技术已发展到较为成熟的阶段,遗址内发现有较多的石器废片,说明石制品加工是当时人们较为普遍的生产活动之一。生活陶器的器型简单,陶质疏松、陶胎厚、火候低,制法为泥片贴筑,反映出了陶器制作的原始性。从遗址中出土大量的兽骨和生产工具看,该遗址文化的人群是以狩猎和采集为主要的生产方式。
从裕民遗址的遗迹,石器、陶器组合等综合分析,该遗存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特征还没有完全体现,是内蒙古中南部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裕民遗址的发现为研究中国北方及草原地带的新石器时代初期文化面貌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资料。(包青川 胡晓农 岳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