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庞大在勒勒车队由十几辆甚至几十辆组成,故有“草原列车”的美誉。
吉胡楞图也说不清楚草原之舟将驶向何方。
从2006年起,我国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确定为“中国文化遗产日”。明天是第10个“中国文化遗产日”,我社与自治区网信办联合推出的“活力内蒙古·影像非遗”,对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采访记录和宣传报道,从而达到保护、传承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
“活力内蒙古·影像非遗”将对全区入选国家级、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杂技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多个领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进行采访,图文并茂加以报道。
车辐条在15至20根之间,车轮直径最长的有1.5米左右。
“勒勒车赶着太阳游荡在天边,敖包美丽的神话守护着草原……”因为歌词里有勒勒车,《蓝色的蒙古高原》这首歌,成为53岁的吉胡楞图最爱唱的歌曲。
吉胡楞图是东乌珠穆沁旗萨麦苏木的牧民,16岁开始拜师学习制作、修理勒勒车。他的师傅是现年77岁的萨麦苏木巴音霍布嘎查牧民嘎·达木林——自治区级勒勒车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在父亲和嘎·达木林等老工匠手把手的教授下,吉胡楞图成长为嘎·达木林下一代的勒勒车制作技艺传承人。 勒勒车是蒙古族游牧生活中用途最广泛的交通运输工具,在蒙古族发展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除了当年作为战车在战争中效力外,也广泛用于日常生产、生活中。在生活中,勒勒车主要用于拉水、运送燃料,倒场迁居时装载蒙古包和其他生活用品,被誉为“草原之舟”。
车辕从前向后横打8个铆,用以穿插8至10条车撑。
勒勒车是蒙古式牛车,“勒勒”取自赶车牧民吆喝牲口的声音,又称“辘轳车”“罗罗车”“牛牛车”。这种车车身小,双轮高大,完全用桦木或榆木制成,不用铁件,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修理。整个车分下脚和上脚两部分。下脚由车轮、车头、车轴组成,上脚由车辕、车撑、车槽组成。车辕长达四米多。载重量一般可达数百斤,甚至上千斤,而自重却只有百余斤。制作一辆勒勒车需要半个月的时间。
车打铆,用以插车辐条的榫头部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摩托车、小汽车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已深入牧区生活,勒勒车已经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勒勒车已经作为一种文化传统被传承了下来。目前草原上已难以见到勒勒车,掌握勒勒车制作技艺的艺人多数已上了年纪,且后继乏人,这项传统技艺亟待抢救和保护。
车上部是由两根车辕、8至10条车撑、车槽组成。
如今,吉胡楞图制作的勒勒车主要用在博物馆存放以及旅游景点利用。在东乌珠穆沁旗好几个旅游景点都开展了乘坐勒勒车活动,使身在现代的游客能够亲身感受乘坐勒勒车在草原上游荡的远古感觉。
鉴于它对蒙古族人民生产生活做出的历史性贡献,2006年5月20日,蒙古族勒勒车制作技艺被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了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嘎·达木林老人说:“勒勒车制作技艺并不复杂,但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对其传承冲击很大。近10几年来,也出现了一些铁轮的勒勒车,主要用在旅游景区。但是会做传统勒勒车的人已寥寥无几。” 在有生之年多带些徒弟,把勒勒车制作技艺传承给更多的人是嘎·达木林的梦想。
组装车上脚和下脚。
老人的心情就像另一首歌里唱的:
草原的车变了很多
阿爸还是喜欢那辆勒勒车
生命是一道长长的车辙
把阿爸的日子深刻成遥远的传说……(包荭 哈丹宝力格)
2013年,嘎·达木林老人在凿车辋辐条孔。如今,年事已高的嘎·达木林老人已经不再制作勒勒车。摄影/席银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