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剧是内蒙古西部群众喜闻乐见的剧种
呼和浩特市晋剧团的演员们正在排练新剧目
一名晋剧演员在上场前精心装扮自己
一场戏演下来需要两三个小时,演员们体力耗费较大,经常是满头大汗
第二十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奖者呼和浩特市晋剧团的演员何小菊正在演出
演员上场前,再对镜整理一下衣冠
晋剧演员们在后台换装准备登台
2011年5月23日,“呼市晋剧”(中路梆子)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中路梆子,又称晋剧,是山西四大梆子剧种之一,因产生于山西中部而得名。中路梆子主要流行于山西中、北部及陕西、内蒙古和河北部分地区,有上路调和下路调之分,上路调为北路梆子,下路调为中路梆子。民国以后中路梆子兴盛,随商人远足包头和归化等地,并逐渐在呼和浩特地区生根发芽,流传至今。
成立于1950年的呼和浩特市晋剧团在继承和发扬晋剧艺术的同时,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努力,形成了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晋剧新流派,当地人亲切地叫做“呼市晋剧”。
呼和浩特地区的中路梆子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相结合的典型,所演剧目涉及到各个历史时期劳动人民的文化、生活、政治等社会层面,在历史、民俗和艺术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受到民间艺术及地方小调的影响,呼和浩特地区的晋剧特点在发展中不断变化着,特别在演出当代农村生活题材的剧目时,在语言上更贴近了地方语言的吐字发音。因而,看呼和浩特地区晋剧的唱腔和念白,渐渐脱离了山西晋剧的标准。
呼和浩特地区的晋剧老生在发声、行腔、吐字等方面有高亢激越、粗犷简洁的特点;花脸的声音宽厚,唱腔舒展简洁;生角的演唱风格有的挺拔刚烈、有的柔和抒情;花旦由于受内蒙古风土人情的影响,在发声、行腔、吐字等方面形成了既高亢激昂,又婉转抒情的艺术特色;青衣讲究“咬字真,声调美,嘴巧、扣紧”;丑角在应用真假声结合,滑音、颤音、八度跳进等手法的同时,形成了幽默风趣、滑稽诙谐的演唱风格。
近几年以来,呼和浩特市晋剧团创作演出了《满都海》《嘎达梅林》《巴林怒火》《草原烽火》《乌力更》《三娘子》《多松年》等一批新编蒙古族历史晋剧,运用晋剧丰富的艺术形式,生动地表现了蒙古族人民的历史与生活,丰富了人民的精神生活,深受蒙汉等各族人民群众的欢迎。摄影/马建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