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管 内蒙古网络文化协会主办

设为首页 收藏 登录

靓丽内蒙古

当前时间

活力内蒙古官方账号:

文化资讯 草原文化 草原历史 草原文艺 文艺评论 草原儿女 草原那达慕 舌尖上的内蒙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文化资讯

真诚地为草原人民服务

分类:文化资讯  2018-01-04 09:36:04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热度:
当你的耳畔再次回响起这首优美动听的歌曲《雕花的马鞍》时,你是否知道它的原唱是谁?他就是我国著名蒙古族男中音歌唱家、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直属乌兰牧骑的队长那顺。

  “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很小的时候,有一只神奇的摇篮、神奇的摇篮,那是一副雕花的马鞍,啊、哈、嗬咿,伴我度过金色的童年、金色的童年……”

  当你的耳畔再次回响起这首优美动听的歌曲《雕花的马鞍》时,你是否知道它的原唱是谁?他就是我国著名蒙古族男中音歌唱家、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直属乌兰牧骑的队长那顺。

  “我出生在通辽市科左中旗海力锦苏木宝德勒嘎查,从小就非常向往乌兰牧骑。”那顺说,在他儿时的记忆中,父亲就是一位民间艺人,拉得一手好四胡,母亲也是一位好歌手,深受周边农牧民喜爱。也许是受家庭的熏陶,那顺从小就喜欢上了唱歌,也表现出不同于同龄小伙伴的音乐天赋。

  “那时候,每当有旗乌兰牧骑下乡巡演,我就一个嘎查、一个嘎查地跟着看,每当从广播里听到德德玛、拉苏荣、牧兰等老师的歌曲时,我总是热血沸腾。”所以,能成为一名乌兰牧骑队员,成了那顺童年时代的梦想。

  1975年,还在中学读书的那顺,被科左中旗乌兰牧骑选中了,成为一名旗乌兰牧骑队员,那年,他才16岁。一辆平板车、4匹马、每人一套演出服,以及几件非常简单的乐器,这就是他们旗乌兰牧骑所有的家当。

  “当时,队员们的工资都不多,我才12.5元。但只要能上台演出,不管做什么,我都愿意。”那顺说,尽管那时候挣得少,但一听说要下乡为农牧民演出,他心里就不由得高兴,总是积极报名下基层演出。

  在旗乌兰牧骑,经过刻苦钻研声乐业务、下基层演出锻炼,那顺很快便在通辽地区小有名气。几年后,那顺被调入自治区直属乌兰牧骑。从此,那顺迎来了更为广阔的事业和人生舞台,也逐渐成长为享誉四方的知名艺术家。他演唱的《雕花的马鞍》《我们的大草原》《骆驼草的思念》《绿色的草地》《嘎达梅林》等成了人们耳熟能详、争相传唱的经典之作。

  “干工作,他总是抢在前,从来没有过怨言。”与那顺一起工作相处30多年的王艳军眼里,那顺干工作总是默默无闻,尽职尽责,执着奉献。也是基于这一点,每次下基层演出,队里总喜欢让那顺带队。

  2001年冬天,由那顺带领的直属乌兰牧骑到各地巡演。一天夜里,天气极度寒冷,他们乘坐的两辆大巴车由于油管先后被冻裂,被困在雪地中。当时,他们所处的位置四处被山丘环绕,手机根本没有信号,周围更没有过往的人和车辆。此时,已渐至午夜,车上的队员们开始焦躁不安。

  那顺知道,在这个人烟稀少的雪山中,如果他们走不出去,后果将不堪设想。“大家不要害怕,总会有办法的,咱们一起到前面找找,看能不能找到住户。”大约走了十几里路,他们隐约看见前面有微弱的灯光传来,就朝着灯光一直走去。“啊,前面是个村子!”好像看到了救星一样,队友们一个个欣喜若狂。

  “你们是直属乌兰牧骑的,记得那年,你们还来演出过,赶紧进来。”他们敲开那户亮灯的人家,正是村长家。村长听说他们的情况后,立刻领着队员们到各家各户安排住下。

  第二天,那顺又步行30多里路找到一个小镇,打通了救援电话,找来了修车师傅。在村里住了一天后,两车人才顺利返回城里。后来,为了回报救命之恩,队员们共同集资,买上米面油等物品,挨家挨户专门拜谢了乡亲们。

  “那是个非常穷的小山村,但乡亲们都非常热情。每家每户都倾其所有,甚至拿出准备过年的食品招待我们。”那顺说,那次雪夜遇险经历,让他们深深地体会到了乌兰牧骑队员与农牧民之间的鱼水深情,令他们终身难忘。

  那顺是个大孝子,这在直属乌兰牧骑,是被所有人都公认的。可就在1993年那顺带队去锡林郭勒盟西苏旗演出的那几天,那顺的父亲却因病突然离世,这令那顺伤心了很久。

  “我相信,父亲在九泉之下一定会原谅我的。因为他知道,他的儿子是因为工作回不去。”虽然这样安慰自己,但在老人去世前,没能在床前尽孝,更没能见上一面,成了那顺心中永远的痛。

  “不论舞台大小、观众多少,即使只有一个农牧民,我们也要演出。”在那顺看来,下基层为农牧民演出是乌兰牧骑的神圣职责。在40多年的乌兰牧骑生涯中,从茫茫兴安林海到巴丹吉林沙漠,从辽阔的牧场再到牧民的毡房,那顺的足迹遍及全区各地。

  “把茶叶桶当笔筒使用,把用过的打印纸装订成记事本再利用,这就是我们的队长……”虽然2014年那顺被任命为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直属乌兰牧骑艺术团团长,但在同事们眼中,他依然艰苦朴素,从不铺张浪费,本色依旧。

  虽然在工作和生活中勤俭节约,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但那顺在置办演出设备、帮助同事,以及谋求乌兰牧骑长远发展等方面,却从不吝啬。

  “既能下得了厨房,更能上得了厅堂!”那顺认为,新时代的乌兰牧骑不能仅仅满足于为农牧民服务,更要能满足不同阶层群众的需求。所以,打造精品、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文艺节目成为那顺的不懈追求。

  2015年5月16日,由那顺携全体同仁精心打造的民族情景歌舞剧《草原上的乌兰牧骑》在北京保利剧院精彩亮相。演出效果出人意料,迎来好评如潮。当年,该剧以排名第一的成绩荣获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剧目金奖,成为自治区成立70年来在全国大型民族文艺会演中首个获此殊荣的剧目。

  “习近平总书记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的回信深深地激励着我们。我们一定不会辜负习总书记和全区各族人民的期望,继续发扬乌兰牧骑优良传统,积极发挥乌兰牧骑演出、宣传、辅导、服务四项基本职能,真诚地为草原人民服务。”那顺动情地说。(记者 张文强)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