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管 内蒙古网络文化协会主办

设为首页 收藏 登录

靓丽内蒙古

当前时间

活力内蒙古官方账号:

草原历史首页 草原往事 历史人物 钩沉揭秘 考古发现 老照片 地方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草原历史 >> 地方志

承载记忆的旧城北门公交车站

分类:地方志  2017-12-28 09:55:34  来源: 呼和浩特晚报   热度: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公交车是非常重要的角色,公交车几乎与每个人相关。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公交车是非常重要的角色,公交车几乎与每个人相关。在呼和浩特这座美丽的城市中,一条条整齐的街道上穿梭着各种各样的新型公交车。有双层的102路,有绿色显眼的青城加长公交车,无论哪一辆都能给这座城市增添一份活力。那么,作为老呼市人,你还记的“旧城北门”这个一说起来就会联想到公交总站的“代指”吗?对,没有人会忘记,因为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旧城北门就是呼和浩特市所有公交车的起始站。

  民国时就已经成为公交站

  据《呼和浩特交通志》记载:呼和浩特公交汽车始于1946年6月,当时的归绥市公共汽车管理所,以5辆客车开始新旧城间的公共汽车营运。有两条营运线:一条由旧城北门外起,经毛织厂(现海亮广场附近,过去的第四毛纺厂)至火车站;另一条起自新城鼓楼,经公教医院(现新华广场东侧一带)向南而西可至旧城北门,往北可通火车站。至归绥解放前夕停运。

  呼市公共汽车开始于1946年6月,也就是当时的民国三十五年。而从那个时候开始,旧城北门就注定与公共车结下缘分。若观看影视剧,就会知道民国时候的公交车,上面通着电线,下面有着轨道。不过当时呼和浩特市的公交车还与当时的“电车”有所不同,因为那时候呼和浩特的公交车全是燃烧木材的公交车。没有电线也没有轨道,当然具体什么样子很少有人知道,但如果你想要坐公交车,那一定要去旧城北门公交站。

  “旧城北门”是公交总站的代名词

  1954年7月呼和浩特市公交汽车管理站成立。也许是受第一印象的影响,虽民国公交停运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公交车,但公交车再次恢复运营的时候,依然选择了旧城北门外为公交车站点。这个时候,公交车站有客车8辆,职工38人,营运路线自新城与旧城至火车站。

  从那个时候起,人们只要提到公交车,就一定离不开“旧城北门”。几乎大部分路线都是从“旧城北门公交车站”始发的。而住在旧城的人们,坐公交车最近的地点也是旧城北门。所以,在老呼市的印象里,旧城北门不单单指归化城的北城门,而更代指了公交车和公交车站。

  今年55岁的市民刘亚萍回忆道:“年轻时,我在呼市五金公司上班,地址就在现在的首府人才市场,所以离北门公交总站特别近。上下班坐公交车是必须来这里的。我对北门公交车站印象还是很深的。当时的公交车站就在十字路口的拐弯处,基本上伊利广场的空地就是利用了原来公交车存放车辆的地方。公交车总站靠西、靠北两侧都是围墙,围墙里面会种树,还有花草。而靠东、靠南两侧则是开口,为了方便公交车进出院子。院子中间有个小花坛,小花坛中间有个类似塔的建筑,围绕着空地中间的小花坛停满了各路公交车。旧城里居住的人们大多会步行来北门公交总站坐车,车也是一站地一站地的停靠运载。但一般情况,人们坐公交车去火车站的比较多,所以习惯到北门总站上车找个位置坐下。”

  而说到坐公交车,刘女士又说:“以前人们想坐哪路公交车,就会跑到北门车站的院子里问一问司机,看看哪辆车即将启动,人们就提前坐进去等着公交车发车。想去哪里和售票员买票就行。而现在人们想去总站里提前坐车是不允许的,只能在附近站牌等候。我记得那时候的公交车好像是黄色的,类似现在的青城号,也是两节车厢衔接在一起的样式。不过那时候人们还是以步行和自行车出行为主,公交线路也不是很多,所以旧城北门外的空地还能放下所有公交车,而城市越发展越好,肯定这个公交车站就显得小了吧。”

  地道是孩子们的乐园

  旧城北门的公交车终点站,一直是片空地。就在空地的角落里,有一个神秘的地道口,而北门公交站的地下也成为孩子们的探索乐园。原来家住旧城民市街的朱新宇就是以前在这里玩耍的小孩子之一,他说,要不是自己从这个地道口爬出来过,真不知道这个看起来像菜窖的入口下面是干什么。他第一次到地下探索也是充满了惊奇。也正因为自己小时候淘气,才会有这样深刻的记忆。

  就在大量的老旧房屋被拆除的时候,还是孩子的朱新宇却发现一件新奇的事情,就是在自家居住的大院下面,还有一个地道,这样的设施让男孩子们眼前一亮,探秘冒险的精神占据了一切。有几个小伙伴相伴,一股脑地钻进地道里去寻宝了。哪还想着安不安全,还不害怕,当时的激动心情早就把一切抛在脑后了。“那时候家里也不富裕,根本没钱买蜡烛让我在地道里点着玩,煤油灯就更不可能了,但是地道里黑漆漆的需要照明,我们就把油毡点着,举着向前走。因为油毡一是层层叠压在一起的,所以很瓷实,燃烧起来也特别慢,一块油毡足够支撑我们找到出口。地道里面非常宽敞,在里面跑都不是问题,讲话时都能听到回声。因为在地下的关系,感觉一丝丝阴冷也是正常的事情。这也是在拆房子的时候拆出来的,刚看到地道时简直高兴坏了。听说这是政府建造的防空洞,不光是我家地下,全城的地下都是这样的地道,因为拆房的关系,很多地道口就这样露了出来,也有很多小朋友像我一样去里面玩耍。听他们说,通过地道,最远的地方可以通到大青山的下面,坝口子那里。不过我是没有去那么远,等我从地道里出来的时候,发现已经到了旧城北门附近的公交车总站的院子里,也就是现在伊利广场的位置。后来我又带其他小朋友来这里玩耍,感觉自己像个领袖,带领大家发现新大陆一般。”

  公交站旁的蔬菜水果门市部和饭馆

  在公交车站的北面,也就是现在北门邮局的附近,原先有一处专门出售蔬菜和水果的门市部,那时候,这一片还都是小平房,只有路边才有几个门脸房。蔬菜水果的店铺也大多是国营的,类似现在的便民市场。人们生活购物都离不开这里,不过当时的蔬菜水果品种有限,并无可圈点之处。但大家对这里的熟悉程度并不因此减少,反而因为日日与其打交道,印象更深。

  除了门市部外还有一家面馆也是很受欢迎,这家馆子的羊肉臊子非常出名,味道香,分量足,旧城居住的人们常常来这里吃面,而且这家店铺还出售呼市人特别喜爱的荞面饸饹,价格更是低廉,深受百姓喜爱。当然除了这些特色,到了夏天还有冷荞面饸烙,就像朝鲜冷面一样,别具风味。夏天一来,人们总是经不住诱惑,来这里端一碗面吃。后来人多了,周围村里上来的人也喜欢到这里吃上一碗,这家店就又增加了炒菜和烙饼,吃饱又吃好,备受欢迎。刘女人介绍说:后来这边的店铺拆迁,盖起了高楼,这两家店铺也就被拆除了,但现在想想还是很怀念。(李蒙)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