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 就是归化城西面的河流,这条河流贯穿呼和浩特市南北,从阴山起源,滋养着河水所经过的每一块地方,它也是“扎达盖河”,因蒙古语而命名。百姓为了方便就简单地称呼它为“西河”,就在“西河”的岸边有一个大湾,形似弓箭,人们称作“西河湾”,虽然名字简陋,但呼市的美景、回忆都在这个浅浅的湾中缭绕。
三湾中的“西河湾”
西河发源于红山口与蜈蚣坝口,沿河又有沟渠和地下水汇入,整条河由北向南经过市区中部,向西南直接注入小黑河,全长约15公里,宽约10米,原称作“扎达海”,因为上面的牛桥很是出名,人们又俗称“牛桥河”,1982年改为现在的名字,扎达盖河是蒙古语音译过来的,汉语的意思是宽阔的河。
扎达盖河是一条季节性河流,平时河漕里仅有一涓清澈的细流,孩子们在河槽里捉鱼,女人们在河边洗衣服,静静的河水成为了养育这方百姓的一方清泉。但是到了汛期,扎达盖河便成为了一个施虐的猛兽,疯狂的河水总要刮跑河上的几座桥。可是,只要过了汛期,它给人们带来的依然是美好的景观。
西河的东岸便是弯弯曲曲的西河湾,在这条河沿儿上,有各种各样的景色让人们叹为观止,其中“石桥绕月”“沙溪春涨”都被评为呼和浩特老八景之一。由于河水在这个地方正好是一个弓形,所以,过去人们称其河岸旁边的道路为西河湾,它和九龙湾、胳膊湾并称“旧城的三湾”。
弯如弦月似弓箭
在“旧城三湾”中,西河湾算是弯的最有弧度和美感的,因为河流水势的走向,西河湾紧紧挨着河水,形成一道湾。西河湾的北边是一处并不长的桥头街,而南面逐渐向东弯曲,和河水上的桥梁汇成一条东西方向的道路,所以西河湾的前半部分是南北走向,沿着湾处向东延伸,再变成东西走向。在东面与通顺街上的人市相接,所以很多人沿着西河湾游玩一番后便直接通过人市中巷子穿回家中,这么大弧度的河湾看样子就像是一把弓箭,优雅婉转地侧身倚伴在扎达盖河旁边,现今很多的老人依旧记得当年下河摸鱼的场景,张俊杰老人说:“扎达盖河贯穿呼和浩特市的南北,是这座城市的一条主河道,因为河水来自阴山,自然的流淌形成季节性的水流,汛期水势猛烈,场景壮阔,但更多的时候犹如平静的碧波,一股涓涓细流缓缓的在河槽中流淌。每到这个时候,西河就成了我和玩伴游乐的好去处,偷偷地顺着西河湾的岸边下去,跑到河槽里面的泥泞中,踩着清凉温柔的河水嬉戏玩耍。而我们最大的乐趣莫过于抓鱼,因为河水清澈,鱼儿们也是清晰可见,虽说不大,可也都自由自在地在河水中穿梭着。抓鱼也要有技巧,弄不好这条鱼没抓到,把周围的鱼全都惊跑了,要先把手轻轻伸入水中静静等待鱼儿从手心穿过,待时机更好下手一抓,必定擒获。”儿时的美好回忆就深深地雕刻在西河湾的两边,待到日落黄昏,载着满心欢喜的孩子们挽着裤腿,光着脚丫,顺着西河东岸的尽头各自跑回家中。就这样,西河弯才会融入我们的生活。
西河湾上的风光
那时候,归化城内也没有什么精致的游览胜地,人们便把西河湾沿途的风景作为一处景致来欣赏。夏天,旧城的人们上牛桥,看看街上摆的地摊,吃点粽子、凉糕等小吃,听听桥下岸上男人们聊天,女人们带着孩子在附近玩耍嬉戏。此时,周围一片静谧,月光如水,一派祥和的景象。顺着西河一直往南走,便到了归绥兵备道的慈溪“怿园”,沿河的柳树,微风吹来,随风飘拂,再加上安静的月夜,那风景真是美极了。继续往南行,便到西河湾,西河湾是扎达盖河上最后一道风景,西边就是曾今作为古驿站的西茶坊,南边则是一片田园风光。走的累了的人们顺着通顺街,回到了市中心,穿街走巷,各回各家,进入了美妙的梦乡。
这里提到的慈溪“怿园”还有一个故事。“怿园”就是道台衙门的后花园。这座花园是道员的内宅,慈禧当年随父亲居住在道台衙门,偶尔外出游玩,也只会在河边玩耍,而道署内这座花园,就成为慈禧游玩休憩的场所。据说花园里有各种奇花异草,景色迷人,花园中有一个亭子,因为亭为六角,故称“六角亭”,当时还是道台格格的少年“慈禧”经常在亭子里游玩儿,也经常与其父亲下棋、弹琴、作画,甚至还跟随父亲骑马打猎。后来人们给这个亭子起了一个更为优雅的名字,叫做“树滋亭”。因为这段故事,也为西河湾带来了一丝神秘。
西河湾的柳树林
西河湾两边的土地很肥沃,且很少有人开垦。沿河四处的柳林子此起彼伏,沿河的芦苇、蒲棒密密层层,天空中有大雁、河中有水鸭,虽不比“世外桃园”也是另一处闲情所在。
说到这里的柳树林,还有一个传说故事。孟兆和老人讲述了这个故事:康熙年间,草原上因噶尔丹引起了战乱。朝廷先是派亲王出战,虽胜利,但不久噶尔丹又再次挑衅。康熙皇帝只好御驾亲征,经过大大小小的战役,噶尔丹的部下相继投降。在康熙班师回朝的路上,皇帝遇到了一小部分噶尔丹残留的余党尾随,在这里偷袭。因为偷袭措手不及,慌乱之中,大家让皇上穿上普通喇嘛的衣服逃到了归化城,路过一条河漕时,发现后边的追兵越来越近,很快要被发现,正好河槽旁边只有一株河柳,于是康熙皇帝就钻进了这片树林。就在这瞬间,河槽两边出现了大片的柳林子,让这位皇帝有了藏身之处。西河湾的这片柳树林传说就是这么来的。
西河湾的井神庙
庙宇供奉自古就不会少,何况在有水的地方,古语称“水火无情”,就在人们对水和火的崇拜和敬仰之下,许许多多有关水的庙宇就修建起来。就在西河湾的东边有一个不起眼的井神庙。井神庙自然是供奉井神的,在古代的传说中,河有河神,井有井神,在归化城中自然也不是例外。
井水与河水同源,人们吃水都从井中取水,自然不希望井水枯竭,一定会好好供奉给与百姓水源的井神了。所以就在西河湾的东侧有一处古老的归化城井神庙,孟兆和又讲道:“这样的井神庙在归化城内不止一处,当时较为出名的玉泉井侧也有一处,只是规模都没有这个大。井神的模样形似龙王,但却矮小偏瘦,可能在人们的想象中,井总不比江河湖海,资源财宝较少,所以井中的神仙也显得有些寒酸,但再怎么寒酸,人也是不能得罪的,所以这遮风挡雨的庙宇必定要修建。不过说是庙宇,只是外貌形状上很像一个屋子,有顶有梁,但很小,只够人们把贡品香炉摆上。庙旁边有碑文,刻录着来历和说明。每到固定的日子,人们也会准备些东西给井神供奉焚香,以保证城中的井水源源不断,永不停息,这样才能保证一方百姓生活太平。”(李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