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烧麦不仅是地方小吃,更是呼和浩特的文化名片。
对于吃货们来说,云南的米线,北京的烤鸭,陕西的凉皮,青岛的啤酒,天津的包子,成都的火锅……这些都是心心念念的各地美食。而对于生活在内蒙古的很多人,他们心中难以释怀的这一口,则是呼和浩特市的烧麦。
提起塞外青城的烧麦,这个小吃起源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几百年。时光流转,似乎只有那一个个散落在大街小巷的小小烧麦馆不曾改变,充分印证了“民以食为天”这句古话。
呼和浩特市人都说:自己的清晨是从一两烧麦开始的。这个有着3000余家大小经营烧麦馆子的城市,每天要消耗上百万两烧麦,不愧是呼和浩特人心目中当之无愧的早点王者。从擀皮到包馅儿到蒸熟,十几分钟时间,其背后却有很深的“门道”。
冬天呼市的烧麦馆子,真是一道非常入画的景致:黎明时分,天空微亮,灯火明灭处,白烟吞吐着食客进出,戴眼镜的食客,跑进烧麦馆,就什么都看不见了,玻璃片子上白茫茫一片。擦清镜片,场景还是几百年不变的样子,高朋满座,男女老少从长嘴的壶里倒出黑沉沉的砖茶,推杯换盏,聊着家长里短、市井消息、国际国内新闻,再时不时蘸上老陈醋品尝一口皮薄馅大的烧麦,呼市人一天的生活从烧麦馆开始了。
清晨,游走在烧麦第一街上,德顺源、沁园、老城烧麦等烧麦馆里无不人头攒动,小到三四岁的孩童,大到耄耋老人,眼前都放着筷子、沁着醋的吃碟,等着烧麦上桌。走近一家家经营烧麦的店铺,门前耀眼位置都会贴着二字,但每家却又各自不同,烧麦、稍麦、稍美、烧卖……表达的都是一个意思。
岁末年初,在古香古色的呼市玉泉区惠丰轩内,一场关于“烧麦故事”的专场活动正在进行,呼市经营烧麦的各路大V齐聚于此。一年创下2.2亿元销售额的“德顺源”、13年前创建的“清晨源”、在全国拥有74家门店的“老绥远”、专营烧麦皮18年的小骏马等企业老板,你一言我一语的道出“烧麦”二字的种种传说:一种说法是,早年呼市的烧麦都在茶馆出售,食客一边喝着浓酽酽的砖茶或各种小叶茶,吃着糕点,一边吃着热腾腾的烧麦,故烧麦又称“捎卖”,意即“捎带着卖”之意;也有人说因为烧麦的边稍皱折如花,故又称之为“稍美”。现在呼市旧城人称它为稍麦或稍美、稍卖。
据了解,呼和浩特烧麦第一街是呼和浩特市玉泉区于2016年投资4200余万元打造的,并将街景道路及两侧景观、门店牌匾进行了集中整治,统一改造为明清风格,逐步转换美食街商业业态,依托五塔寺、席力图召、大召等名胜古迹,毗邻大盛魁商业区,逐步形成了目前的烧麦美食文化集聚区,形成了一道独具特色的餐饮风景线。
烧麦不仅在呼市卖的火爆,在周边盟市和其他省市区也销量惊人。2017年12月18日,在和林格尔县新开张的德顺源也是天天爆满,味道纯正的烧麦,每天清晨吸引着500余人次前来就餐,相邻山西省县市的人们也闻香而来。
老绥远烧麦深圳店占地800多平米,日均接待量600人左右,负责人郭秀琴介绍,老绥远目前有74家门店,有34家在呼市本地,28家在内蒙古的各盟市;区外店12家,分别开在北京、上海、深圳、南京、长春等地,食客以外地人居多。
在刚刚结束的首届呼和浩特国际美食博览会暨中国烧麦美食节上,呼市的烧麦大放异彩。
德顺源展位内的展台上,旋转着五颜六色的烧麦和呼市的老点心,青砖壁纸和红色的清朝服饰,让人宛如回到了过去,快嘴张的快板儿絮絮叨叨的诉说着烧麦的历史和文化。
在展位上大秀擀烧麦皮绝技的是烧麦大师李凤山的长子李英,也是玉泉区的烧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只见他将一块块的小面团,瞬间就变成了薄如纸张的面片,再用特制的擀面杖几下就擀出了花边,撒上面粉,哗啦啦一抖,一沓子烧麦皮在空中变成了一个绣球。干净、利索的动作迎来驻足者们的阵阵掌声。李英告诉我们,呼市人都有烧麦情结,对于离乡背井的人来说,烧麦不再是小众的小吃,而是一种心灵的寄托,老百姓喜欢就有市场,这也是烧麦能走向全国的理由。
呼市人荣荣带着河南焦作朋友也来品尝烧麦了,“这几个都是我的大学同学,元旦放假来呼市找我玩,以前都是我从网上给他们定烧麦邮寄过去,今天有机会可以带他们来现场看烧麦的制作过程,品尝新鲜出笼的烧麦,真是太好了!”
听荣荣说起网上烧麦定购,记者立刻在手机上搜索微商平台,发现昕麦迪烧麦网销一年多时间里,已经销售850次。外地的“吃货”们留言众多:“好吃好吃超好吃”、“在内蒙古的那几年就爱这一口”。
辗转采访多日,记者终于明白呼市的烧麦为啥这么火了。从旧时的奢侈品到现在日常早点,再到旅游地亮点、网销红品,呼和浩特的烧麦经过了华丽转身。如今,烧麦不仅是地方小吃,更是呼和浩特的文化名片。“烧麦第一街”、“烧麦饮食文化名城”、“烧麦美食节”等重磅级品牌效应正在向全国各地延伸,烧麦美食文化正迅速传递着。(蔡冬梅 赵弘 李卓)